仙佛闡教—道濟禪師
第一節 『靈山修道,基本要有五個心 』
第一個心是【放下心】:
聽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卻如登天 ,但要做卻如登天之難、大海之深,在人間來 做人,來到靈山一定要有放下心 ,來到靈山一定要有放下心,入靈山:
(1) 第一要放下你的【個性】,這個個性是後天產生,是家庭環境 產生的,不放下則修無 ,不放下則修無,放下染塵事,無我執心,因為在人 的世間事,你有可能會惹不起 ,你有可能會惹不起,會帶來業障,入靈山要無我 執心,只有謙虛心、謙卑心。
(2) 第二要放下的是佈施以後,無論是財施、物施,只要佈施完 一定要放下,一旦佈施後就不要去干涉 ,一旦佈施後就不要去干涉、去了解,要把它忘 記。你們凡間的人,只要付出就會想不開 ,只要付出就會想不開,本來無所求的功 ,本來無所求的功 德,因為無法放下就出問題了 因為無法放下就出問題了,反而要放下、要把它忘記, 這樣你的心才會清淨。
(3) 第三要放下的是出力以後,願意做就是去做 ,願意做就是去做,明日起來就忘 ,明日起來就忘 記了,做任何事為公務 ,做任何事為公務、為眾生,做完就好、過去就好,天 理自有定奪,不要去比較計較 ,不要去比較計較,你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做好或 ,你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做好或 做不好,自然會有現世報 ,自然會有現世報、有的會後世報 、有的會後世報。
(4) 第四要放下的是入靈山一切要放下,不要去管一切世事 ,不要去管一切世事,如 果不能放下,禪修靜坐,坐一世人都無效 ,坐一世人都無效,師父有一個問題 ,師父有一個問題 讓你們用智慧根去想,明日假設有人要來討錢 ,明日假設有人要來討錢,你要怎麼處 理?諸生去想你就會了悟 諸生去想你就會了悟,你有很多的煩惱 ,你有很多的煩惱,這些煩惱不是 一出生就有,是你日常的生活所惹來的 ,是你日常的生活所惹來的,從此以後,那一個 鸞生心沒有放下,師父就要提醒你 ,師父就要提醒你,若不這樣你就不會去做 ,若不這樣你就不會去做。
(5) 第五要放下的是要用放下心來修喜捨心、慈悲心、歡喜心, 這樣才修有,就是你有困難才要你來靈山修 ,就是你有困難才要你來靈山修,先從小事放下 ,先從小事放下 做起,才慢慢放下大事 ,才慢慢放下大事,一步一步來,靈要修到見佛心 ,靈要修到見佛心,你 後天的個性一定要先放下、拿掉。任何事、任何活動,都要 放下去做,就像做父母的不會跟自己的孩兒計較 ,就像做父母的不會跟自己的孩兒計較,那是天經 地義的事,如果將這個心拿來靈山對十方眾生 ,如果將這個心拿來靈山對十方眾生,如果能做到 這樣,就是喜捨心,孩兒到處亂大小便 ,孩兒到處亂大小便,你幫他處理後 ,你幫他處理後,你 就不會去記住,這就是放下心 ,這就是放下心。【壬午年三月二十六日 壬午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二個心,叫做【當願心】:
什麼叫當願心,【修道人一定要修什麼是當願心 修道人一定要修什麼是當願心,在宮不管多 辛苦,都不計較、不抱怨護持道場 、不抱怨護持道場】,你無怨無悔,不斤斤計 較,若斤斤計較就沒有當願心 若斤斤計較就沒有當願心,暗暗去做,去了悟當願心的 ,去了悟當願心的 禪意。
(1) 以前有一位鸞生,師父只有叫他去掃地 ,師父只有叫他去掃地,不用聽課,他很甘 願、很用心的掃地,在掃地的當中他就能體會當願心 ,在掃地的當中他就能體會當願心,進而 能磨出一種汁叫慈悲心。進香活動時師父讓你們很辛苦 時師父讓你們很辛苦,若 你有當願心就不會覺得辛苦。
(2) 修出慈悲心一定要先有當願心。在事業或家庭,你也要有當 願心才會成功,將當願心帶入家庭 ,將當願心帶入家庭,願意帶子女、孝順父母, 甘願去做,家庭就和樂,相同地帶入事業 ,相同地帶入事業,除非老闆是無 ,除非老闆是無肚 量的人,否則他一定會看出你的好 ,否則他一定會看出你的好,相反的,你若是老闆, 你也要用當願心去照顧你的員工,他們也會盡力來回報你 ,他們也會盡力來回報你。
(3) 【世事不是絕對的 【世事不是絕對的,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 ,只是時機未到】,你們應該都 有在地府跟師父學過,只是你們不記得而已 ,只是你們不記得而已。有當願心的人 。有當願心的人, 個性一定要拿掉,不拿掉會造成衝突 ,不拿掉會造成衝突,造成業障。
(4) 修道人要了解為何來靈山,既入靈山為何又要離開靈山 ,既入靈山為何又要離開靈山,勸 君早早來修佛。如果有放下心 。如果有放下心、當願心,別人講任何話對我 ,別人講任何話對我 們而言,都會一笑置之 ,都會一笑置之,日後諸生暗暗去做就好 ,日後諸生暗暗去做就好,不要計較, 傻人有傻福,做愈多得愈多 ,做愈多得愈多,一塊地耕作愈多 ,一塊地耕作愈多,稻子收成愈 多,師父希望諸生要有當願心 師父希望諸生要有當願心。【壬午年四月十一日 壬午年四月十一日】
第三個心,就是【虔卑心】:
虔,這個字若拿走底下的文字 這個字若拿走底下的文字,再加上幾劃就變成虎字 ,再加上幾劃就變成虎字,虔 字底下的文字,是要人文質彬彬 ,是要人文質彬彬,【修道人不能像虎一樣 修道人不能像虎一樣,進 入靈山要有虔卑心 入靈山要有虔卑心,要很客氣、很慈悲心的對待人 、很慈悲心的對待人】,修道要 修做人、做事,要虔誠對待人 ,要虔誠對待人,要很慈悲,不要自滿否則猛 ,不要自滿否則猛 虎會再現。
(1) 【修道人不要做第一 【修道人不要做第一,要做第二】,樹大就怕招風,要像小樹, 在修佛的道路上不要做大樹,會很辛苦,因為你要替人扛 ,因為你要替人扛, 這樣做不是不慈悲,只怕你扛不起 ,只怕你扛不起。
(2) 喝茶時,也可以去了悟喝茶的禪機 ,也可以去了悟喝茶的禪機,【修道人要像一杯水 修道人要像一杯水,杯 內的水若已滿,就無法再倒入水了 ,就無法再倒入水了,杯內的水要常空 ,杯內的水要常空,才能 再裝新的水】,吸收新的東西,喝下去的茶,好的部份留下來 ,好的部份留下來, 不好的部份排掉,若杯子不能常常保持空 ,若杯子不能常常保持空,就再也不能裝任 ,就再也不能裝任 何東西了,此時就自滿了 ,此時就自滿了。
(3) 若能修到虔卑心,在宮外做工作 ,在宮外做工作、做事業,你會認真去聽別 ,你會認真去聽別 人講的每一句話,好的留下,不好的排掉,左耳進、右耳出, 做到這樣才不會犯小人 做到這樣才不會犯小人,否則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愛 與恨只有一線之隔,一體兩面,全心愛一個人時 ,全心愛一個人時,相對的恨 也在後面等,愛愈深恨就會愈深 ,愛愈深恨就會愈深,愛一個人剛剛好就好 ,愛一個人剛剛好就好,那 就是虔誠的心就好。【壬午年四月二十五日 壬午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四個心,就是【積極心】:
做人、做事要謹慎,但不能過份,過份就會變成遲鈍 ,過份就會變成遲鈍,每個 人來道場就是要學積極心,遇任何事都要積極去做 ,遇任何事都要積極去做,但是有 一些事除外,就像仙佛指定 ,就像仙佛指定、帶神職的事,就不是你能管。
(1) 來靈山若能培養出積極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做事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做事,就會積 極、主動去做,修道人一定要有積極心 ,修道人一定要有積極心,修道重在心,在真 諦,不是在表面。積極心要能持續 。積極心要能持續、長期性,修道人要有責 ,修道人要有責 任感,若要有責任感就要從積極心開始 ,若要有責任感就要從積極心開始,你不積極就不會有 ,你不積極就不會有 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你不積極去做事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積極去做事,可能會害了你自已 ,可能會害了你自已 的事業,也會害了別人 ,也會害了別人。
(2) 積極心要有智慧,要用智慧去判斷什麼是對的 ,要用智慧去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 的,對的才積極去做 對的才積極去做,不要亂做,做任何事要用智慧去做 ,做任何事要用智慧去做, 要看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 ,什麼事不能做,若有不懂的可以請示師 ,若有不懂的可以請示師 父,這樣才能該積極的要積極 這樣才能該積極的要積極,不該積極的就不該積極 ,不該積極的就不該積極。來 靈山修,做事待人不要有計較心 ,做事待人不要有計較心,為仙佛做,就是為自己做, 為子孫做。【壬午年五月初九日 壬午年五月初九日】
第五個心,就是【皈命心】:
皈命的心,心要堅定,一心向佛才能修 ,一心向佛才能修,三心兩意,不能用 心就不能修,到最後就會放棄 ,到最後就會放棄,會荒廢修佛的福田 ,會荒廢修佛的福田。皈依佛、 法、僧三寶,修佛修自三寶佛才能成功 ,修佛修自三寶佛才能成功。
(1) 師父前面講過的每個心,會影響修佛的過程與結果 ,會影響修佛的過程與結果,【修道人 與人談話時,不要用指責的心 ,不要用指責的心,指責的口氣來對人 ,指責的口氣來對人】,否則就 會結惡緣,會有冤親債主 ,會有冤親債主,要用虔卑心來對人 ,要用虔卑心來對人,要種好因修 好果。
(2) 修道人應該有的氣質,諸生一定要改變 ,諸生一定要改變,所以一切要有皈命 ,所以一切要有皈命 心,來靈山就是要修好的德性 來靈山就是要修好的德性,要修到讓別人會讚嘆你 ,要修到讓別人會讚嘆你,也 想跟著你來靈山修。【壬午年六月一日 壬午年六月一日】